成像亮度計是一種能夠測量光源或顯示設備亮度分布的高精度儀器,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成像技術獲取亮度信息,并以圖像形式呈現亮度分布。成像亮度計廣泛應用于顯示技術、照明工程、光學研究等領域,用于評估和優化光源、顯示屏、投影儀等設備的亮度性能。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學成像、光電轉換、圖像處理和數據校準四大核心環節。
成像亮度計的操作步驟:
1、設備準備與校準
開機預熱:首先開啟成像亮度計,并讓其預熱一段時間(通常建議為幾分鐘),以確保設備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。
校準:在進行任何測量之前,需要對亮度計進行校準。這通常包括暗電流補償和亮度標定兩步。暗電流補償是在沒有光線照射的情況下記錄傳感器的背景噪聲;亮度標定則是通過已知亮度的標準光源來調整亮度計的讀數,確保其準確性。
2、樣品準備
將待測樣品放置于適當的距離下,以便能夠清晰地捕捉到圖像。距離的選擇應當考慮到鏡頭的焦距以及所要測量的亮度范圍。
確保環境條件符合測試要求,比如避免外界雜散光干擾,保持環境溫度穩定等,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
3、測量設置
調整鏡頭焦距使圖像清晰,必要時使用ND濾光片來減少進入傳感器的光強度,特別是當被測光源非常亮時。
如果有必要,調整光闌大小來模擬人眼瞳孔的變化,從而獲得更接近實際視覺體驗的效果。
4、數據采集
開啟光源,讓亮度計自動拍攝圖片并記錄數據。對于某些應用,如AR/VR顯示測試,需要特別注意Eye-Box出瞳和測試儀器入瞳的位置匹配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有效性。
使用配套軟件控制亮度計進行數據采集,并實時監控圖像質量。如果發現任何問題,可以立即調整設置。
5、數據分析
利用配套軟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,生成亮度分布圖和其他相關參數報告。例如,可以計算出平均亮度、最大值、最小值等統計信息。
對于特定的應用場景,如顯示屏檢測,還可以進一步分析色度均勻性、對比度、MTF銳度等指標。
6、結果解讀與優化
根據分析結果判斷樣品是否滿足預期的亮度標準,并針對不達標的部分提出改進措施。
在一些情況下,結合“機器視覺+AI”技術,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模型預測用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視覺感受,進而優化產品的設計。